石泉路街道的“泉民四季”品牌活动上周六揭幕,一张以春季羽毛球、夏季篮球、秋季象棋、冬季乒乓球依次接力的年度赛历随之展开,为居民勾勒出一幅“家门口全年运动盛宴”的活力画卷。
当天,夏季社区篮球争霸赛火热开赛,经过首日鏖战,四强球队浮出水面,将于8月9日争夺桂冠。与此同时,往届冠军及优秀选手获颁“泉民四季”宣传大使证书,他们将以榜样身份带动更多居民走进球场、棋室与乒羽馆,让“活力石泉”成为街巷间的日常风景。
与以往一次性赛事不同,“泉民四季”瞄准的是常态化、全年龄的运动场景。春有羽球拍声,夏有篮球声浪,秋有棋盘落子声,冬有小球击打声,街道把赛事节奏与四季节令巧妙结合,让“每月有活动、每季有高潮”成为社区生活的节拍器。从项目设置看,既兼顾年轻人的竞技需求,也保留中老年群体钟爱的象棋、乒乓球,为“15分钟健身圈”注入持续热度。
这场社区赛事的背后,是普陀区近年来大力推进“文旅商体”融合的缩影。今年“五五购物节”期间,区商务委、文旅局、体育局协同推出汽车品质消费嘉年华、“啡尝苏州河”艺术生活季及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,既把客流引入商圈,也把运动带进街区。区级财政对汽车消费最高1万元的补贴力度,为体育赛事导入更多外部资源提供了可能。正是这种消费与健身同频共振的大环境,为街道“泉民四季”奠定了人气与资金的双重基础。
文化底色同样厚实。五月的“百团舞蹈展演”让石泉路街道的银发舞者舞起《雨巷佳人》《共圆中国梦》,展示艺术素养;如今,他们又能在乒乓桌前一展身手。石泉乐舞舞蹈队、兰田老顽童舞蹈队等团队所代表的文艺氛围,与“泉民四季”的体育因子交织,形成“白天打球晚上跳舞”的社区日常,勾勒出“老有所乐、幼有所赛”的温情场景。
业内人士指出,在“体育+”写入城市治理新篇章的当下,一场看似“小而美”的街道赛事,其实承担着大体系的末梢放大功能:上接区级文体消费战略,下连居民健身需求,最终转化为“烟火气里的健康指数”。从这一意义上说,“泉民四季”不仅是石泉路街道的专属IP,也为沪上众多街镇探索常态化赛事提供了范本。
篮球总决赛临近,而此后,秋季象棋“残局对决”与冬季乒乓“银发挑战”蓄势待发。四季轮转,赛事接力,石泉路街道正在用缤纷赛场书写属于社区的“全年运动日历”,让全民健身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半径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